机构如何设局?为何难退款?学生讲述落入“培训贷”陷阱经历
调查动机
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她提出取消课程退款,但仍需要缴纳2023元违约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很多大学生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前后,都想学到更多技能以增加就业的砝码,不良培训机构则看中了这一“商机”,诱导不少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虽然相关部门对此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发出预警,但大学生被骗的事例仍屡见报端。
不良培训机构是如何设局的?为何取消课程退款如此之难?怎样依法整治这一乱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源于对配音行业的兴趣,大一学生张晓文平日经常在网上浏览学习配音的相关内容,一次在社交公众号的课程介绍链接中留下手机号后,培训机构主动添加了她为社交好友。
“工作人员极力推销,说可以边学习课程边做他们的兼职,赚来的钱分期付学费,而最终打动我的是那句‘学习技能不是消费,是投资’。”张晓文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上了部分课程后她发现,培训课程极其不专业,也没有提供兼职,而培训机构还在不断向她推荐价格更高的进阶课程。
类似的遭遇远不止张晓文一人。记者采访了6名近期陷入了“培训贷”陷阱的学生,他们意识到被骗后都想维权、退还培训费、解决网贷问题,但困难重重。
所谓“培训贷”陷阱,是指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等承诺,诱导学生等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支付培训费。但课程开始后,学员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也未能掌握一门技能,却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今年5月底,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过2023年第1号预警:警惕“培训贷”陷阱。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
以提供兼职为幌子
诱导学生付费培训
感觉上当受骗的张晓文决定退课也不再分期还款,但催款短信随即而来。
她这才知道,所谓的学费分期,其实是向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支付学费后分期偿还。现在,她既希望从培训机构要回已付的钱,又担心不按培训机构的要求做,会导致无法取消分期贷款,从而影响个人征信。
记者采访6名陷入“培训贷”陷阱的学生后发现,他们年龄多在19、20岁,被套路的经历比较相似:一些机构承诺接受培训后“包找工作”,一些机构打出“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分期付款”的广告,学生或为获得就业机会,或为掌握一门技能,一步步被诱导向网络借贷平台贷款用来支付培训费用。
“分12期慢慢还,一个月仅需要还331元,没有任何压力”“下个月还第一期学费的时候,也可以做兼职了”“针对大学生有助学优惠,首付100元抵扣3000元的学费”……这是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安徽女孩周娜接触某培训机构课程时收到的“培训贷”推销。
“这家教学PS技能的课程机构告诉我,参加培训后,他们会给我派单,最开始一个月也能赚900元。”周娜说,彼时她对借贷完全不了解,机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培训费如果全额交纳有压力,可以选择分期付款。
最终,周娜在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邮箱后,就获得了贷款批准,开启了每月331元的还贷之路。第一个月的331元,是周娜从父母给的零用钱中省下来的。
其他人遭遇的套路几乎如出一辙。
今年7月,山东某开设影视后期高薪就业班的机构让来自甘肃的大一学生袁圆选择分期付款时,是这样推荐的:“报名首付50元,分期12个月,每月支付550元”“正常第一个月需要从头学习,所以收入不会很高,基础单子在50元左右。不过只要你时间足够,每月差不多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机构是持续性提供兼职机会的,所以还款费用方面不需要担心。”
在确认报名课程并选择分期付款后,该机构让袁圆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其中一条标注,“如买方逾期支付相关款项,应以逾期支付款项为基数按照每日0.0667%的标准向保理商支付违约金直至款项全部结清”。
据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彭新林介绍,一方面,大量现实案例表明,相关课程质量不高,指望通过这样的线上培训获得技能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如果培训机构是以招聘实习生、提供兼职或者就业机会为幌子,客观上并无真实的兼职或者就业机会,真实意图是诱导学生分期贷款缴纳所谓的“培训费”,则属于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法,让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违法犯罪。
机构声称教育分期
实为网络信用贷款
“机构老师说这是‘教育分期’,没说是贷款。”今年3月,广东大学生林茜在寻找平面设计课程时,同样被某机构“边学习边赚钱”的广告吸引。该机构工作人员称,学员参加课程培训后可介绍兼职,培训费“轻轻松松赚回来”。
当时,林茜每个月生活费不超过1000元,拿不出培训费。一开始,机构工作人员邀请她在某互联网公司的信用贷款产品中开通分期付款,“说他们有合作关系”。林茜回忆,因为不常用该互联网公司产品,机构工作人员又推荐她在某贷款平台开通分期付款,“老师发了个二维码让我扫,说这是公司内部教育分期”。
这样的说法并非个例。调查中,张晓文也向记者反映,机构在推荐分期支付的时候,明确表示“不是分期贷款,只是签个合同分期支付学费”。
对此,上海某助贷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以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培训贷”,本身是具备较大市场需求的,不少助贷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都有布局。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它的业务模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却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盯上,负面舆情时有发生,近些年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治的重点。其所在机构也一直加强用户的权益保护建设及合作机构的资质审核,一旦发现合作机构存在风险会即刻停止合作。
但是,此次6名遭遇“培训贷”陷阱的受访学生都表示,他们的分期付款均是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签署相关协议完成的。在办理分期的过程中,均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借贷风险的提示。张晓文等5名受访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分期付款中是否包含利息。
“网贷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身份审核形同虚设、风险提示不充分的问题,一些机构开始钻法律空子,通过‘培训贷’等套路涉世未深的学生,达到敛财的目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
“‘培训贷’本质上属于消费类贷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说,这类培训机构若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行为,则构成民事欺诈,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撤销合同。如果在校大学生落入“培训贷”陷阱,可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提起民事诉讼或报警由公安机关帮助协调,若涉嫌诈骗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其中包括,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机构手段不断升级
学员退费难维权难
记者在某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检索发现,目前仅针对“培训贷”的相关投诉就超过1.8万条。同时,还有不少受害者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经历。
但记者发现,仅有少数受害者能要回部分学费并取消分期付款。有的涉事机构甚至“理直气壮”地表示,培训就会产生费用,借款也是自愿行为,如果学员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有学员称,起诉到法院后,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刚从云南一所高校毕业的林晓娅,选择了某机构的韩语培训课程并办理学费分期,但上了几节课后发现直播课变成了录播课。一共262节课,林晓娅上了13节课后便向机构提出解除培训合同,退回学费和取消分期付款。对方“核算”了一番,表示已经交纳的4462.5元只能退回0.29元,另外他们不能取消分期,需要学员自行对接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操作。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2月公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也提到了学员被诱导办理“培训贷”后退费难等问题。
在记者的调查中,周娜属于“幸运”的。她在参加培训后发现“货不对板”,所谓的兼职也是“遥不可及”,从而选择退课,历经波折最终成功。
“开始和推荐我分期的机构工作人员沟通,协商未果,然后就被机构冷处理,不再回复我。”周娜说,于是她选择去相关投诉平台举报,“一举报机构就立刻有回复了,机构法务联系我,协商结果是‘5到7个工作日解决,扣除100元报名费,退还其他全部费用’,但之后仍是拖字诀”。一个星期后,周娜联系机构法务,表示若再不解决,将再次举报或者请律师介入,才最终解决问题。
乔新生认为,从法律层面看,学员作为成年人,在签约时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培训机构、借贷平台签订的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要界定其中是否存在民事欺诈甚至刑事诈骗,存在一定难度。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受害者高投诉率的背景下,机构的手段不断升级,比如声称学员只要参加了培训,就已享受服务。很多机构还会留存学生视频、照片等上课信息,导致后期学员维权时非常被动。
对此,彭新林同样认为,实践中被害人维权确实存在一定的困境,主要是相关不良培训机构早就设计好了“套路”,采取各种措施规避法律风险,如存在形式上合法注册的实体机构(公司)、与学员签订有协议、制造贷款资金流水、保留培训上课信息等痕迹,要获取其实施违法犯罪的证据比较难。
“以‘培训贷’陷阱为例,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和衍生性,属于新型诈骗型违法犯罪活动范畴,不法分子往往以提供实习、兼职、就业机会等进行利诱或者巧立名目,进而变相获取被害人钱财,往往真假套路难辨。被害人对此类新型违法犯罪缺乏足够的认知乃至识别能力,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取证难、刑民交叉识别难等难点。”彭新林说。
理性判断谨慎选择
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5月底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显示:“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对此,记者注意到多家大专院校在其就业官方平台发表关于警惕“培训贷”陷阱的文章,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求职期间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公司资质,如遇搞不清、拿不准的情况,请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避免落入“培训贷”陷阱。
实际上,近些年来监管部门也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对“培训贷”进行整治和规范。
今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的《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中消协亦发文提示消费者,应通过多方渠道了解相关培训机构的口碑,在签订培训服务合同前,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查验了解培训机构师资力量,避免被商家虚假宣传误导。在支付培训费用时避免一次性交纳大量金额,不轻信不过包退等“赔本”承诺,防止因培训机构经营不善或蓄意圈钱跑路导致财产损失。要特别注意甄别打着包高薪就业的幌子诱导办理“培训贷”,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骗局”等。
对此,彭新林建议,加强对社会上各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准入、资质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培训的高压态势,促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合规经营。学生群体也应增强防范意识,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培训机构资质,选择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不要落入“培训贷”陷阱。
在刘德良看来,大学生身陷“培训贷”陷阱,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的问题,应该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切实做理性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在遭遇“培训贷”套路和陷阱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乔新生认为,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并以此为切入点,完善“校园贷”行业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文中受访学生均为化名)
标签:
- 黄山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 助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1-2月黄山新签“双招双引”项目103个 总投资额139.7亿元
- 池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2份 签证金额92.7万美元
-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 河北工业生产平稳开局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 昆明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建立健全招商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
- 2月唐山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持平 同比下降0.8%
- 去年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7.7亿元 同比增长22.4%
- 绥化望奎以工业化思维为引领 推动肉类加工制造产业腾飞
- 绥化市监局推出多项举措 大力促进有机产品产业发展
- 半路出家无心插柳 杭州西湖区“菌菇宝宝”变废为宝
- 温州鹿城区藤桥主打藤桥熏鸡 近两年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 1-2月安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30.4亿元 同比增长10.4%
- 2021年合肥市茶园面积13.6万亩 产值176350万元
-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将很快迎来回暖
- 郴州安仁文旅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000万元
- 江苏服务业继续保持发展强劲势头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黄山休宁经开区摸排基础设施项目17个 计划总投资29709万元
- 前两个月宣城出口31亿元 增长34.4%
- 滁州凤阳2021年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20.25亿元
- 1-2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2% 居全省第3位
- 宿州严格审核把关 抢抓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机遇
- 1-2月亳州市进出口总值5.5亿元 同比下降17.4%
- 合肥:弘扬茶文化 初步形成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 合肥:建成“数字中国”领先城市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 甘肃再续“艾黎情”:探职业教育德技并修
- 【城市守望者】致敬抗“疫”一线的“拆弹专家”
- 浙江绍兴越城区核酸检测结果公布 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 内地首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身体状况如何?来自哪里?专家解读→
- 对变异病毒已有准备!关于中国新冠药物,钟南山发声→
- 江苏睢宁小网格大担当 织就乡村振兴“幸福网”
- 改造老旧小区 共享幸福生活
- 天津静海: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 齐齐哈尔:初步判断疫情感染来源为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环境和物品
- 重庆大竹林派出所副所长因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被停职
- 黑龙江讷河病例感染源初步判断为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致敬2021
- 浙江瑞安民警捐献造血干细胞:14年前的心愿终将如愿
- “考研房”涨价离谱 律师:借机宰客有违市场伦理
- 广州白云机场:14天内有东莞旅居史的旅客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机
- 浙江绍兴本轮疫情已报告确诊病例145例 无症状感染者1例
- 福建龙岩一男子和前妻斗气 扛着126斤硬币到法院“还钱”
- 重庆这座立交酷似“悟空” 走红 设计师揭秘(图)
- 青海警方破获特大电诈案 涉案流水高达1.7亿
- 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 黑龙江讷河市5名核酸阳性人员流调溯源: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 男子爱上女主播 假扮女主播闺蜜教其他男粉丝刷单
- 广西三市警方联手破获毒品案 全链条摧毁跨境贩毒团伙
- 广东东莞发现2例无症状感染者,部分镇今起全员筛查
- 从百二秦关到闻道凯旋 一个殉职医生最后的朋友圈
- 浙江发补充说明:三地铁路出行政策随风险等级同步调整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
-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系隔离酒店工作人员
-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6例 其中本土51例
- 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5例 其中本土44例
- 技能就是财富 技工也是人才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
- 冷空气“调休”!我国大部陆续迎回暖 中东部雨雪稀少
- 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转差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 别误读了野猪或将不再是“三有”动物
- 您的ETC已到期?当心这个诈骗短信!
- 对回家的“宝贝”少一些关注,也是一种帮助
- 升温!北京今日阳光在线 最高气温将升至8℃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2月14日
- 40岁男子一觉醒来突然听不见了 原因是……
- 本年度星空压轴大赏上演 双子座流星雨观赏地图来了
- 广东东莞大朗镇报告2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商丘4885份被盗出生证去哪了?10年“悬案”引关注
- 浙江海宁警方通报国家公祭日女子穿和服逛街
- 厨艺不精调料凑?懒人调料:年轻人的“下厨神器”
- “您的ETC已到期?”警方提醒:当心这个诈骗短信
- “网红”局长的热度 自述:走红后我就没有周末了
- 寻回被拐10年的儿子后又送走 儿子:害我没家了
- 小城里的三张面孔和警号301137
- 倡导“就地过年”,需因地制宜科学防疫
- 别用“入乡随俗”为星巴克找借口
- 北京地铁14号线年底全线贯通运营
- 天津市从入境人员中检出奥密克戎变异株
- “外滩活地图”黄俊:一个不想出圈的段子手交警
- 寻找一双儿女的25年
- 无锡市场监管部门责成星巴克涉事门店停业整改
- 海岛警事:为了一座岛和2900平方公里的海
- 北京民警宏福苑抗疫26天:“今夜我和雪花一起出发”
- 星巴克的“金标准”缘何败给了“潜规则”
- 患者被低价药“惊呆”的场面应该更多些
- 影视剧“超前点评”不止是“低级错误”
- “南昌鹦鹉案”下发不起诉决定书 网店上架费氏牡丹鹦鹉被拒
- 河南商丘4885份出生医学证明被盗始末追踪
- 绍兴市病例62-109活动轨迹公布
- 12月7日以来,杭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
- 浙江绍兴新增确诊病例37例 上虞区占36例
- 河南高院对张成功案作出死刑判决
- 四川一滑雪场停电游客被困索道 官方回应
- 浙江绍兴越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当地对防控区域划分进行调整
- 中国内地首次检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 知网除了涉及著作权纠纷,是否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 浙江绍兴越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四川眉山千箱柑橘送往呼和浩特市抗疫一线
- 两名青年男女探险三亚落笔洞遗址被困沼泽 消防成功救援
- 中国地理学大会在福州发布《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
广告
广告
- 北京通州区市场监管局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
- 长治襄垣县增收11517万元 提前15天实现首季“开门红”
- 黑龙江讷河新增1例确诊4例无症状 病例详情公布
- 浙江宁波余姚奉化宁海三地开展核酸检测 结果均为阴性
- 浙江湖州南浔三处棋牌室经营者被行拘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2月13日
- 在宁波乘火车跨省出行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 浙江温州一地发现核酸弱阳性?复采复检结果均为阴性
- 浙江三门发现一名密接者:二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贱卖的发电机 新买的制茶机——安徽水电供区改革两周年回访见闻
- 浙江杭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集中隔离人员
- 2022年研考在即,学硕缩招,专硕时代真的来了?
- 探访杭州核酸检测点:排队高峰多在夜间 医院24小时运转
- 浙江发挥零售药店“哨点”作用 织就疫情防控监测网
- 哈尔滨市本轮疫情首批1名确诊患者出院
- 宁波镇海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574181人 结果均为阴性
- 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 齐齐哈尔讷河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浙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 其中本土74例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 均在呼伦贝尔满洲里市